上述两个引力模型在实际的分析研究中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往往会导致分析结果产生偏差,例如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较远时,T会接近于0,即较远的地区往往没有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而现实中却常常会违背这一理论,在较远的区域也有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游客,这些游客可以成为机会市场。正是由于上面误差的存在,有必要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引入机会市场的变量,并将机会市场中的游客量定义为m,之前的引力模型公式就可以转换为: T=K*Q/R2+m(3) 引力模型需要结合三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对客源地市场的预测和分析,包括旅游客源地的游客数量、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等,通过设置这三个指标提升引力模型运用中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引力模型能够有效地对旅游客源进行分析解释和定量预测,并能够根据旅游目的地进一步细分游客规模,同时可以借鉴研究结论分析实际到访游客规模,为旅游目的地的科学合理决策提供支持,保障其今后在旅游开发时可以合理判断区域的市场开发情况,为科学营销提供信息支持。 研究结论及展望 总的来讲,引力模型在研究分析旅游市场客源地方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应用引力模型对相关旅游市场客源分析时还应当注意到这一模型的使用需要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之下才能有效实现,这主要在于引力模型的应用中数据质量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一些,既需要旅游地附近周边局部客源市场的统计信息数据,同时也需要客源地出游率的相关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调研等直接方式统计获取,只有大量的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才能够有效支撑引力模型的有效运用。但是在现实中,数据的采集相对比较繁琐,通过间接方法获得的数据有时准确性难以保障,进而对引力模型的使用造成一定的误差。 引力模型在旅游市场客源地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可以运用多种学科交叉研究、多个角度有效分析来进一步拓展引力模型在相关问题研究上的适用性。在运用引力模型做相关分析时,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减少引力模型自身局限性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可以借鉴多种公式或者经验,通过对引力模型的适度修正或者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积极引入到引力模型的研究中,以此来有效提升引力模型在旅游市场客源地分析中的准确性。另外,随着信息手段的进一步提升,引力模型的应用所需的大量数据在采集、整理、分析等环节的效率也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保障和提升,这就可以进一步降低数据缺失对于引力模型准确性的影响,能够增强引力模型分析的准确性,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 参考文献: 1.翁钢民,郑竹叶等.基于GM-Markov模型的旅游客源预测—以中国入境旅游客源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吴烨.中国丝绸之路之吐鲁番葡萄节旅游客源市场预测与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 3.徐素宁,韦中亚,杨景春.安徽舒城旅游客源市场定量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10,16(4) 4.徐致云,陆林.海南省海外客源市场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3) 5.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6,54(4) 6.周鹏,任建兰.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3(5) 7.周建设,刘新平.昆明境外游客市场预测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4) 8.朱晓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旅游客源市场预测模型—以中国入境旅游客源为例[J].经济地理,2010,25(2) 9.朱迎波,葛全胜,魏小安.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J].地理研究,2009,22(5) |